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捐款專區

  • 線上信用卡捐款系統
    ◆戶名:社團法人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
    ◆郵政劃撥捐款
    ◆帳號:31532354

    ◆銀行匯款或ATM 轉帳,(合作金庫-成大分行)
    ◆帳號 1014717100802
    社團法人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愛心碼5271
    音樂能預防失智?
    更多影片更多影片
    目前會員人數:220人
    臺南市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證明人口數--
    113年03月:7,042人
    113年06月:7,273人
    113年09月:7,394人
    113年12月:7,613人

    臺南市老年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比--
    113年
    12月:364,115人(19.59%)
    114年
    01月:365,668人(19.68%)
    02月:366,945人(19.75%)
    03月:368,281人(19.82%)
:::* 瀏覽位置:首頁 > 理事長專欄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理事長專欄


失智症家屬與照顧者(與醫師有關)的倫理問題-白明奇

  • 發佈日期:2008-10-30
  • 照片說明文字The ethic issues between doctors and family or care providers of the dementia patients
    Ming-Chyi Pai, MD, PhD
    Zeelandia Dementia Association

    失智症種類繁多,大多數又屬於無法根治者,病人的認知功能江河日下、生活自主性逐漸變差、以及精神或行為症狀陸續出現,讓病人身邊的至親、甚或親朋影響極大。
    失智症的病程可達十年以上,雖說大部份的失智症無法根治,但這並不等於無藥可醫。以下針對幾個失智症家屬與照顧者與醫師有關的倫理問題,與各位討論。

    病情告知:告知病情的時機與方法,大有改善空間,現行的醫療制度對此症病人及家屬實有不公,理想的狀況應該是像對待精神疾病般的診療,像對待癌症病人般的關懷。試想:一個人數破百的神經科門診,如何妥善告知失智症的診斷及後續處置?

    診斷與治療:藥物的療效可緩解病人的認知症狀與改善其精神行為異常,對病人、家人及照顧者都有實質的意義;但是,台灣的現況是:由於某種原因,有些醫師未能下失智症的診斷、未能開立失智症用藥給病人、或者未能幫符合適應症的病人申請失智症用藥健保給付,這是否違反醫學倫理?

    病人虐待:照顧者與失智症病人之間可能存在各種型態的懲罰、虐待,直接或間接的造成倫理衝突的問題。

    送入長期照護機構:將病人送入長期照護機構或安養中心也是一個重要的決定,這中間也存在許多可以討論的議題。

    治療中止與消極治療:何時是治療中止的時機?又中、重度失智症病人若罹患其他疾病如重度感染或腫瘤,家屬或醫護人員採取消極態度,是否違反醫學倫理?

    (本活動將於 2008-04-27 週日下午 1:30 於成大醫學院成杏廳舉行,歡迎蒞臨)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