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琴有憶、舞出彩虹-白明奇
- 發佈日期:2013-11-15
有琴有憶、舞出彩虹
白明奇
這是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第六次辦理慈善音樂會,日期選在協會成立九週年前夕,主題是向失智症照護提供者致敬! 十幾年前,台南地區第一批失智症照護提供者早已走入社區宣導失智,進而廣邀賢達仕紳,凝聚共識,終於在2004年的冬天,齊聚中山路高空誠品書店,歡喜地創造了第一個地方性的失智症支持團體¬—熱蘭遮失智症協會。九年來,協會能夠持續地運作,靠的是在背後支撐的眾人奉獻,不論是短暫的、還是持續的,都十分令人感佩。 未來的台南,將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與失智症者;失智症照護的最直接提供者多為子女配偶,能夠長時間堅守崗位,真正不容易,這是要有勇氣的! 今年九月,賴清德市長於參加「全球失智症日為記憶健走」活動中贊同本協會的呼籲,指示社會局與衛生局逐步建造失智照護的台南模式,讓台南市民曉得如何與認知功能退化的人相處,並讓此等市民自由自在地在社區走動。 最近,本人不斷思考台南的特點何在?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人新井一二三,在她的著作「臺灣為何教我哭?」一書中把台南類比成波士頓,在她的台北朋友眼中,台南人就像美國猶太人,很有錢,很有文化,謹守禮教,多讓小孩學琴。仔細想來,1620年,英國人乘五月花號在波士頓附近的鱈角灣(Cape Cod Bay) 登陸;1624年,荷蘭人開始在大員(台南) 建造熱蘭遮城,以及隨後國姓爺的入主王城,將文明與正統禮教帶入台南。台南與波士頓這兩個地方的人士多有些高貴之氣(或傲氣),但個別代表新世界的文明古城一點為不為過。 這個音樂會也有祝賀協會九周年的用意,企盼各界能繼續支持本協會,把「愛陌生人」的情懷,傳播出去。 籌辦此次音樂會的工作人員相當用心,全場表演者有琴手、舞者、合唱團及管弦樂團,希望能用音符守住記憶,以舞蹈描繪失智症者的彩虹天空,此乃「有琴有憶、舞出彩虹」的真諦。幕後貢獻者、捐款善人或單位很多,本人謹代表本協會致上最高的謝意,並將大名恭錄於本刊。 更希望賴市長的話能被實現,協會也願意讓台南成為一個失智症照護的典範!
(作者為本協會理事長、成大醫學系神經科暨老年學研究所教授、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召集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亞洲失智症學會執行理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