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路,你我十年-本會創會及現任理事長 白明奇教授
- 發佈日期:2014-04-28
漫漫長路,你我十年
白明奇 社團法人台南市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召集人
今年,成大團隊發表在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的文章指出,台灣醫師診斷失智症的病人數逐年上升,依據健保資料庫的分析,在2011年已經有13萬6千個老人被下了失智症的診斷,這些失智老人中的60.3%,醫師為他們開立改善腦力的藥物,然而,在這高於半數被投藥的失智老人中,只有17.3% 的失智老人享有健保給付的抗乙醯膽鹼酶(ChE-I) 藥物,換言之,每10個失智老人,只有1個病人獲得目前先進國家所建議的正規治療,這究竟代表什麼意涵? 如果以外插法來推算,2013年已經有15萬以上的老人被診斷為失智,姑不論嚴重度,也假設醫師確實告知病人或家屬診斷,那麼,失智病人的就醫率其實不低,也就是台灣人對失智症並不陌生,對照十年前的情況,社會認知顯然已經提升,全國性與地區性的失智症協會的貢獻,不言自明,當然,這也包含熱蘭遮失智症協會。 幾年前WHO及ADI宣布,全球每四秒就多一個新的失智病人,因此,失智的宣導仍需進行,但是刻不容緩的事顯然不只是宣導,還有以下幾點,甚至更為重要。 提升社會資源使用率。失智病人及家屬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使用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員等社會資源的比例遠遠低於被診斷的人數。一方面可能是家屬沒有需求、或傳統孝道壓力等心理因素,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有這些資源。熱蘭遮失智症協會與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已經印製內容簡明有用的單張,民眾隨時可以來函索取、或到協會網頁下載使用。 教導照護技巧。熱蘭遮失智症協會透過場場爆滿的每月開講與設立在會址的教育資源中心,持續提供有用的資料,讓失智家屬獲取照護知識與技巧。 失智症對症下藥。目前對於阿茲海默症及大部份退化性失智症並沒有根治的藥物,還好,有幾種藥物被認為可以延緩失智退化速度、改善生活品質;然而,使用該類藥物、並有健保給付的失智病人卻只有十分之一,健保署制定的規範及失智診療醫師申請藥物的執行率,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從2004年聖誕節在中山路高空誠品書店成立開始,熱蘭遮失智症協會不斷地走入社區演講或於媒體放送,宣導失智症的防治,並陸續成立志工隊、熱蘭遮劇團、教育資源中心,舉辦慈善音樂會、文化中心失智照護講座、為記憶健走、明星棒球賽、國際交流等等,讓各界刮目相待,我們已經在台灣的失智症照護史寫上新頁,同時,本人也常常帶領理監事們拜訪市長與衛福相關局處官員,提供建言。 對於一個成立十年的協會,有人會說十年有成。沒有錯,十年有成,但是總覺得還是要讓後來加入協會的同仁們有深刻的認同感,體會前人創會惟艱的辛苦,並不斷地去感動政策決定者,讓台南市成為失智照護的典範。 這一條已經走了十年的漫漫長路,讓我們攜手、繼續走下去。(2014年4月於會員大會上發表演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