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之原因
- 發佈日期:2011-05-20
一、退化性失智症: 大部份患者都是屬於這類型,其中又以下列三者最常見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因此以其名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以記憶功能為主,並無意識障礙、屬進行性退化並具不可逆性;其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往生後腦解剖可發現異常老年斑及神經纖維糾結。美國前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
額顳葉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其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無法調整行為以致有不適切之行為反應及活動;或早期就出現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此二者皆有進行性退化現象。
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 二、血管性失智症: 為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失智症,特性是認知功能突然惡化、有起伏現象、呈階梯狀退化,在東方人發生比例甚高。 常見臨床特徵: (1)情緒及人格變化 (2)尿失禁 (3)假延髓性麻痺(吞嚥困難、構音困難) (4)步履障礙(失足跌倒)
三、其他失智症: 部分失智症由特定因素造成,經治療後有機會可以恢復, 此類失智症病因有: 1.營養缺乏: 如維他B 1 2 、葉酸 (Folic acid)等營養素不足。 2.顱內病灶:如常壓性水腦症、腦部腫瘤、腦部創傷等。 3.新陳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肝腎功能不良、遺傳代謝疾病等。 4.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梅毒、愛滋病、腦炎等。 5.中毒:藥物、毒物、酗酒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