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捐款專區

  • 線上信用卡捐款系統
    ◆戶名:社團法人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
    ◆郵政劃撥捐款
    ◆帳號:31532354

    ◆銀行匯款或ATM 轉帳,(合作金庫-成大分行)
    ◆帳號 1014717100802
    社團法人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愛心碼5271
    音樂能預防失智?
    更多影片更多影片
    目前會員人數:251人
    臺南市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證明人口數--
    112年03月:6,468人
    112年06月:6,554人
    112年09月:6,696人
    112年12月:6,932人

    臺南市老年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比--
    112年
    12月:349,069人(18.77%)
    113年
    01月:350,662人(18.85%)
    02月:352,055人(18.93%)
    03月:353,369人(19.00%)
:::* 瀏覽位置:首頁 > 失智症照護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失智症照護


失智症照顧者最困擾的問題:原因與處理策略

  • 發佈日期:2012-04-22
  • 照片說明文字「他很固執,怎麼講都講不聽,難溝通」。身為照顧者的您,是否也有相同的心情?家中的失智長輩總是無法配合,每次照顧起來都像在打仗一樣,不管是用講道理、連哄帶騙、軟硬兼施的方式,都沒有效果,讓好脾氣的您已經不知道如何跟失智長輩溝通,覺得這個「甜蜜的負擔」自己承擔好沈重。
    從我們成大醫院失智中心失智照護諮詢門診的經驗發現,絕大數失智症照顧者在提供日常生活照顧時,遇到最困擾的問題是,不知如何解釋或處理失智長輩出現的失智症狀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事件。例如:初期時容易因為記憶功能缺損的關係,失智長輩時常把照顧者的叮嚀,聽過就忘了,或是忘記重要的物品「藏」到哪裡去,反過來責怪照顧者「偷」他的東西。隨著失智症的病程進展,失智長輩的認知功能會逐漸下降,可能因為理解力退化,聽不懂照顧者的叮嚀;判斷力有問題,誤食腐壞的食物,或因口語表達能力降低,無法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使得照顧者與失智長輩之間無法建立有效的互動,照顧者處在不確定和猶疑的猜想之中。到了中後期,失智長輩在執行原有的日常生活活動時,會逐漸出現困難,例如:盥洗需要別人時時刻刻提醒或無法執行、大小便失禁等等。
    多數照顧者碰到此類照顧問題時,處理策略通常是採用口語溝通的方式,像是不斷提醒失智長輩、要求他(她)們不要從事那些危險的動作等。然而多數照顧者並不知道失智長輩還剩下多少執行與溝通能力,也不了解失智長輩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狀況,因此「溝通」起來,實際成效是十分有限的。
    另外在失智症病程中可能發生的精神行為問題,更是讓許多照顧者不知所措,例如:失智長輩可能產生妄想,將家人誤以為是陌生人,因而攻擊家人,或是對外人產生被迫害妄想,以為有外人要害他(她),於是不管任何時間、氣候,皆緊閉門窗或日夜隨時不斷檢查門窗,或在出入口堆放障礙物阻礙外人進入,怒罵來訪的朋友等。
    當失智長輩在日常生活中發生這以上狀況時,許多照顧者並不了解這些問題行為的原因,也不認為問題行為與失智症有關。時常將問題行為歸因為失智長輩的本性(如本來就比較固執,脾氣比較暴躁)或長年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造成。這樣的歸因結果造成照顧者對這些問題行為,除了抱怨外,多半抱持著無可奈何,相信其難以改變的態度。
    職能治療專業以藉由促進個案活動參與來提昇良好的生活品質為使命,相信健康不是只有身體無病痛,而是身心靈的共同安適與能夠繼續參與有意義的日常生活活動。即使原本的生活遭受極大的衝擊,藉由調整生活型態、積極參與生活,獲得身心安適感。維持失智長輩和照顧者的健康生活,是職能治療專業的服務目標。
    以職能治療專業角度來看,照顧者的生活是與失智症有緊密的關係,不僅被失智症所衍生的照顧問題佔據,並且也須因應失智症狀的變化多端,而須不斷調整生活型態。對照顧者而言,由於失智症衍生種種的生活問題,導致照顧者需要花更多的照顧心思,除了原有照顧工作,不時還得額外擔心失智長輩的健康和安全,防範突發意外的發生。照顧者的生活意義受到繁重的照顧負擔影響,個人的生活自由感受限,隨時都在待命階段。有時甚至有整體生活就像無底洞的漩渦,缺乏色彩和活力的負向感受。
    職能治療專業提供以下三個小撇步,幫助照顧者了解失智者的問題,與發展適切的處理策略,進而提高兩者的活動參與和生活品質。
    第一步:分析失智長輩的問題。俗話說「事出必有因」,了解問題的根原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因此可以先評估這些問題行為與失智症的關係,例如失智長輩出現異常行為時,須留意日常生活上是否有任何情境刺激失智長輩。如有位照顧者在照顧公公時,常意外地遭到公公的毆打,若只歸因於公公脾氣暴躁,遷怒於她,她就只能逆來順受。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也許是因為公公當下不認得她,把她錯認為無緣無故出現在家中的陌生人,公公為保護家中財產與自身安全而動手。此問題的適切策略應該是從幫助公公認識她、建立公公的安全感來處理。
    第二步:發展好的「配合」管道。每位照顧者都希望失智長輩能過得平安和健康,實際照顧上卻需要失智長輩的共同配合。然而失智長輩在接收照顧者的訊息時,很可能就出現困難,因此不能依循原有的口語溝通方式,而是需要透過其他互動方式傳達。回想我們接觸一兩歲幼兒時的經驗,由於幼兒無法理解言談內容,需要使用多種方式讓幼兒了解和配合,以及預防意外的發生,可能會使用如手勢、圖片、環境調整、活動限制、轉移注意力、引導從事感興趣的活動等方法,這些方式也可以應用在與失智長輩的溝通互動上。
    第三步:找出彼此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有些問題行為可能是無法改變的,然而要失智長輩建立新的生活習慣是十分困難的,也許可試著找出彼此最能接受的方式。有位照顧者分享自身經驗,他的失智父親有錯認的問題,以為電視裡的人是真實的人,因此對電視不斷微笑和說話互動,剛開始他認為父親莫名傻笑是不恰當的行為,常常制止父親的動作,導致父子互動受影響,兩人皆情緒不佳。後來他改變想法,覺得不一定要強迫父親改變,父親如果能夠開開心心的看著電視,他也因父親能從事讓自己愉快的活動開心(雖然進行方式可能無法用「常人」的標準來判斷)。
    總而言之,為了促進照顧品質,提昇照顧者對失智症的了解與問題處理是絕對必要的。然而失智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問題,時常是多面向、多種原因造成的,因為問題的複雜性,只有少數的照顧者能獨立的做有效處理,多數人受制於對失智症的了解有限、擔心他人對自己與失智長輩的負面評價,認為這是自己的宿命等原因,對於生活種種困難,只能逆來順受。目前隨著照護專業人員對失智的了解與社會資源的增加,只要承擔照顧工作的您願意,我們可以一同努力來承擔,您將不會孤單! 

    作者:張玲慧、邱瀅年 職能治療師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與成大醫院失智中心失智照護諮詢門診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