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會員大會-熱蘭遮的黃金歲月
- 發佈日期:2023-07-01
熱蘭遮的黃金歲月 白明奇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成大醫院神經科醫師、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拇指山下 大學七年,我努力想成為一位精神科醫師,這大概是在大一上聽了一場醫科學生會主辦的演講大受感動所帶來的影響,當時學生會請台北市療葉英堃院長來介紹精神醫學,在那個年代,精神科是很冷門的科別。也因此,大一暑假我讀了大批的心理學、佛洛伊德及相關學派精神分析的書籍;開學後,遇到同學就想分析他們的心理,後來,大家看到我都躲得遠遠的。大三暑假,通過甄選,加入台大醫院精神科胡海國醫師的精神病流行病學調查團充當研究助理,在台北市立療養院接受密集的嚴格訓練後,來到樹林與草屯挨家挨戶做結構式精神病史問卷的詢問與填答。等到進入高年級時,很自然地就擔任神經科與精神科的筆記組召集人。 各位可能不相信,我的畢業學士照就是在要成為台灣最優秀的精神科醫師的內心喊話下,讓吳興街上的攝影師卡嚓按下快門。
專業養成 後來,我卻進入成大醫院神經科,接受三年嚴格的臨床訓練後,順利取得神經科專科醫師證書。 讀者終於知道為何我對行為神經學這種研究腦與行為之間關係的學門感到興趣的原因了!在得知早年成大醫院神經部設有神經心理科(後來由我建議更名為行為神經科)之後,我暗自期許並訂下志向。有次開車載著當時的神經部主任蔡景仁醫師到台中榮總開會的高速公路上,我跟他表明未來努力的方向與決心。 當總醫師時,我利用外放的機會向中原大學花茂棽教授學習神經心理學,向高醫大劉景寬醫師學習失智症的診療,並在1993年在成大醫院開設國內首創的「行為神經學特別門診」,至今都快30年了!如今,特別門診的名稱也換成了阿茲海默、記憶認知,並在國內及國際積極參與失智相關的學術活動,說服及爭取中央政府挹注更多資源到國人的失智診療與防治。 1995年底,獲得武田獎學金資助、前往日本東北大學向山鳥重教授學習神經心理學。1999年進入中正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指導教授是蕭世朗教授,經過紮實的課程與完成論文,2002年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隨即赴美前往美國亞歷桑納大學訪問研究心理學。返國隔年,經過八次病友會活動凝聚共識,在2004年底,號召府城士紳成立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圖一),開始深耕在地的失智防治工作,一轉眼也快20年 未續-完整文章請參考檔案
-
相關附件:
熱蘭遮的黃金歲月.docx
-
|